照片

一個藥師的自由自語

無聊的人請進來.

arguskao

1 分鐘

第一次拜訪許森彥醫師,除了覺得診間環境相當舒適以外,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許醫師的護士小姐親切有禮,在我跑過台灣數百家診所的經驗中,是相當難得的。覺得許醫師能夠讓底下的人有教養,本身一定也是個相當不錯的醫師,所以想替許醫師做個專訪,原本許醫師婉拒,但我希望讓更多台南民眾知道這樣的好醫師。於是做了簡單的訪談。

問:您當初為何想投身醫師的行列?是自己的想法還是家人給的建議? 答:以前台灣社會的看法,成績不錯的就會去考醫學院,但是我自己的興趣是在文科方面,例如:歷史文學,但是考量現實的狀況,便選擇另外的興趣,生物學相關科系來就讀。

問:您在當初選擇身心(精神)科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念頭?畢竟身心(精神)科當年並不是那麼熱門的科目。 答:選科的時候其實是醫學系畢業後,服兵役時的決定。那時候才確定選身心(精神)科,因為我前面說過對於人文方面非常有興趣,所以才會在眾多專科之間投身這個領域。

問:當初是什麼樣的念頭讓您出來開業? 答:會出來開業,是因為醫療環境的變化,大概是我開業前一兩年。民國100年左右,因為醫院評鑑的制度改變,所以有較多的精神科醫師都從醫院裡面出來開業,也會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

問:精神科的病人算是比較難處理,您覺得會特別辛苦嗎? 答:其實我們在醫院裡面和開業所碰到的病患是不太一樣的,在醫院裡面碰到的都是比較重症,例如躁鬱症,嚴重憂鬱症,酒癮,尤其是很多住院患者特別多酒癮患者。 那時候印象在教學醫院,病患對於我們還是特別尊敬,雖然是教授分享給我們的,但是感覺上和病患之間有一種很清楚上下位階關係。後來到了財團法人醫院,這樣的關係就慢慢模糊了,尤其有些病人會來收集安眠藥,形形色色的病人都有。等到開業以後,又更不一樣,就診個案多半是失眠,幾乎可以佔到八九成。當然失眠有很多原因,但是都會來精神科求診。

問:那您會覺得開業比待在醫院輕鬆嗎? 答:剛剛說過開業的病人雖然較少重大精神病患,大都是輕症個案,但輕症不等於輕鬆,因為輕症的處理方式,可能相對於重症,在藥物方面以外,反而要花更多的力氣處理個別的人格、家庭及社會適應問題。以前重症就是給藥物控制病情,家屬和病患的期待也大概就是這樣。但是輕症患者的期望者會高出很多,會讓我們必須花更多的心思,去照顧這些病患。

問:您有專門對南科人開設門診,這些科技人的問題是否和一般人不同? 答:其實這個部分是一個因緣,因為當時在奇美醫院服務的時候,醫院派我去南科駐診。後來也跟他們合作做了不少研究,甚至我研究所的論文也是跟這部份有相關。 在南科園區就業者比較特殊的問題在於工作上的輪班,其實輪班對於我們的身體或者心理都會產生很大的問題,或是整個社會生活的適應,但是國內並沒有很多這樣的研究去探討這樣的情況。大概有1/4的人口是不適合做這類輪班的工作,因為他的生理時鐘比較固著。在輪班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持續性的睡眠障礙或者是情緒上的不舒服,以及相關的這種身體與心理疾病。

問:那這些人會轉換職業或者繼續忍受。 答:有些公司遇到這樣的患者,會幫他們調職位,轉到不需要輪班的職位。但是如果碰到公司剛好沒有這樣的職缺,那病患只好選擇離職或是長期吃藥。

問:您對現在身心(精神)科診所越開越多。是否表示民眾壓力越來越大? 答:就醫方便以及民眾對身心(精神)科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也都造成就診的人口越來越多。但我覺得現在和以前的時代,最大的差別在於失去希望和意義,我們小時候的生活雖然沒有很富裕,我們的生活目標在於就是去翻轉這個社會階級的狀況,但是現在的人在生活中看不到這樣的希望,找不到努力的意義。

問:您在行醫這麼多年,有沒有令您印象深刻的案例? 答:有一些患者,來就診的症狀,很類似精神疾病的症狀,例如:失眠,精神很差,或者身體有慢性疼痛。但是他其實不是精神科的問題,在看診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他可能是其他科別的問題,以前在醫院的時候,如果有這些懷疑,會推薦抽血檢查,但是開業之後,反而因為沒有足夠的儀器,而無法立刻得知病人的真正問題。 例如:SLE(紅斑性狼瘡),因為全身疼痛,而其他的科別沒有注意到,最後因為都看不好,而流浪到精神科來。還有糖尿病和高血壓也很多在隱藏在精神科病患中,例如糖尿病,壓力會讓血糖居高不下,很多病患因為處在壓力之下,而導致糖尿病爆發。 比如說精神病患很多有酒精成癮的問題,而酒精又會破壞胰臟,所以也不少病患是喝酒喝到糖尿病。我們常常看到精神科這個領域,如果我們把一些失眠或者壓力狀況改善以後,藥物的用量甚至可以減少,連高血壓也是。 自體免疫和壓力關係也很大。我有一個圖,自律神經失調,免疫系統、內分泌。這三個的關係是非常密切。

解釋引自許醫師網站:http://www.nicemind.tw/ 在這張圖中,壓力(指所有可能威脅生物恆定性的內外刺激)是核心,壓力的出現啟動生物體內用來調節生物恆定性的三大系統(自律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一旦壓力過於巨大,或是壓力持續太久,超過系統所能承受的範圍,那人體就會開始出現病徵,就像機械過熱會當機。而精神科醫師比較熟嫻的是自律神經系統,除了用藥物調節控制自律神經系統的功能,還可以藉由肌肉放鬆訓練等技術來達成這個目的。

但問題的核心是個體對壓力的『感受性』,就好像有人在考試前會失眠,甚至腹瀉,有人卻可以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這種感受性有一部份是遺傳體質決定,一部份是後天的個性及習慣決定。體質的部分我無能為力,但個性與習慣卻可以透過各式心理治療達成一種『自覺』,從而進行改變。這是我認為在藥物治療之外,心身症能否痊癒的關鍵。所以我在診治病人的過程中,總是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多瞭解病患的成長經驗與處世態度,這算是本診所的另一個特色吧!

本文章轉貼自活力藥師網

— 高藥師 (@arguskao) 2014 11月 21日

延伸閱讀:壓力是健康的第一號殺手阿扁的醫療人權四成憂鬱其實是躁鬱面具全台抗憂醫師演講憂鬱也是燥鬱生命中的煉金術士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關於

一個無聊的藥師,寫一些自己的心情